設計公司與裝潢公司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在哪以及空間規劃不可缺少的基本概念是什麼,我想或許有些人知道,也或許有些人不清楚。


下面的平面圖是一位屋主把老家的舊房子準備計劃翻修,這一棟房子是早期磚瓦搭建而成的,屋頂還是三角型的瓦片與木構造,屋主是我的一個朋友,由於在預算有限所以他在與家人討論後決定找在裝潢公司上班的親戚處理,然後由親戚發包給各工種施工,所以這個案子在偶然的情況下讓我不期而遇,但非常可惜的是,他們已經與親戚談好工程預算與發包工程,我到現場察看時也已經在施工中,由於當時正在進行地面拆除工程,站在自己本身從事設計的領域上,於是找了我朋友詳細的了解狀況及工程的施作內容,在聊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裡,我發覺到有許多沒有考量的細節及工程估價的問題,於是我依照朋友的預算重新規劃設計包含未來空間配置建議提案,原本與朋友討論完後提議我介入幫忙在重新規劃設計,但最後由於工程已經全部給親戚統包,礙於朋友家人與親戚間的人情關係,最後沒有在介入這件案子,而只好把後期該注意的事項及想法告訴朋友,讓他們了解何謂室內設計與空間規劃,也告訴他們 *設計公司與裝潢公司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在哪*


 


下面的平面圖是原有格局的空間,裡面粉紅色區3坪,青色區2.5坪,綠色區5.5坪,橘色區3坪,米色區4坪,粉色區與青色區之間的浴室為1坪,室內面積總19坪,後方曬衣區3坪。


屋主與家人在一開始想要翻修房屋的念頭出現時,找來在裝潢公司的親戚討論,一方面認為親戚處理的話,預算比較好談,一方面站在親戚關係上,工程也相信不會有什麼問題。從這樣的角度的看並沒有什麼不對,消費者可以選擇自己認為的觀念做事情,選擇權在於消費者身上。但這個案子的問題點在於*空間規劃*,如果要用簡潔有力的方式表達,那就是兩個字  ﹝設計﹞。


 


拉回到*設計公司與裝潢公司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在哪*這句話,屋主對於設計的想法並沒有思考很多,然而在加上老一輩的觀念裡認為舊換新就是最好的方式,我相信不只朋友的這個例子,一般消費者都會這樣的情形發生,而屋主的家人找來了親戚幫忙,在他們的溝通過程中,裝潢公司扮演的角色就是單純的你想要什麼,我就幫你做什麼,而屋主又是沒概念的想法,因此在最後敲定的工程裡,就是如同裝修案的這邊做那邊做做,做到哪想到哪,沒有一個完善的規劃設計流程,問題就在這,裝潢公司不等於設計公司,在初步的溝通過程中,裝潢公司就是很單純化的幫你做工程的施工,它並不會仔細考量如何運用空間,如何在有效運用預算來達到居住環境的品質提升,這是其中的差異性之一,在與朋友溝通的過程中問了一些基本的事項,你的客廳方向在那?沙發打算配置那種型式?主臥房間的需求?其他空間你想做什麼?朋友則回答我也不太清楚,親戚那邊會處理吧。


接著我看過他親戚的估價單後在詢問工程上的問題,估價單的內容都是以一式計較多,隨便問了幾樣,你的地面打除是到什麼程度?後面泥作填平有做粉光嗎?磁磚是貼什麼的?為什麼不貼拋光磚?你的全室房門更換是換什麼種的?全室水電線路更新是更新那些?廚房後面採光罩要怎麼做?朋友一問三不知,更讓我覺得納悶的是,整個工程沒有設計圖面,完全是照著裝潢公司,這樣做就對了,換新的就對了的這種概念在翻修,整個工程皆以口述承諾,也沒有正式合約,問到這裡!不禁心寒﹗



 



在這個空間上居住的人數為只有兩人,原先主臥定位在粉紅色區塊,客廳綠色區塊,廚房米色區塊,餐廳橘色區。


當時我到現場會勘時,對於老式房子的格局,我第一個念頭就是空間要打開。當然後期我未介入規劃,因此現在這張空間受限的平面圖也已經成為未來的定案,試想﹗居住在這樣的空間,真的有比較好嗎﹗翻修的預算花的值得嗎﹗翻修的意義在哪﹗





由於當時要幫忙處理這個案子,會堪完當晚馬上思考及規劃,由於時間有限因此配合預算的掌控,將概念發想在於動線的流暢與視野的開擴兩者之間,把經費花在刀口上,老屋翻修勢必許多地方需要動到拆除工程,就現場而言屋主將全室地面更換磁磚,既然有了拆除工程在動工而且尚未退場,所以原先是希望能將部份磚牆拆除,把空間融合在一起。


因為這棟房子的結構屬於舊式建築磚牆建造而成,沒有鋼筋結構支撐,所以考慮安全性及結構性的問題,在標準的結構力學概念下,精準的拆除部份磚牆,當然為了安全性,上方木構造的地方藉由這次翻修另外在補強,而後期新增的隔間牆也會與木結構互相支撐。





這是規劃後的概念藍圖,原先定位主臥則移至屋內中區區塊,並把餐廳跟客廳及廚房三者容入一體,也把動線的流暢度發揮到最大範圍。


屋主在客廳活動時,其實視野是可以觀看到餐廳與廚房,由於居住人數只有兩人,所以將主臥的空間加大讓休息空間變的更舒適性,原先靠外邊的空間則保留為次臥,後續則看屋主的需求來定義這間房間,它可以是客房也可以是書房,這部份的需求就有很大的彈性空間讓屋主選擇,後方的廚房區域也考慮利用採光罩引光的方式來把光線透進整個餐廳與客廳的光源,這樣的規劃設計其實都在預算下做事情,比照相同工程性質的裝潢公司是不是多了些什麼,這是一般消費者的思考邏輯盲點。


當然在和屋主的討論中,也告訴他整體規劃起來的質感與效果,雖然覺得很可惜,不過當時種種原因沒有辦法繼續幫忙,也就沒有接續空間3D模擬的呈現以及各個造型材質的搭配,但實際完工後的景象與質感在規劃平面的藍圖時,早已落在我的心中。


 


 



裝修工程牽涉的工種多達10來種,施工的手法更是千奇百怪,就更不用提建材的種類了。這除非本身就是從事這一行的專人員,而且要有很多時間,可以隨時監工,否則一般人最好不要輕易嘗試自己發包裝修工程。包工大多只做你一個裝修工程,只賺你一次錢,所以太複雜的施工手法,都不太願意去嘗試,常常會以施工困難或加錢等理由來反說服屋主接受他們的施工手法,加上包工多半缺乏美學素養,對尺寸,比例的掌握上也不是很精準,做出來的東西往往不如預期。而且包工大多只報價不簽合約,報價單上又不是寫得很確實,常會有追加的事情發生,東加一點,西加一點,最後追加的費用往往超過預期。花錢還是小事,最怕花了錢做出來的東西,讓人無法接受。除非預算很低,不到30萬,否則裝修工程還是建議委由設計師來施作較有保障,設計師的工班多為固定配合,長期的合作默契加上供給關係,設計師對工班的掌握絕對比一般人來得好,當然找設計師在裝修費用上會貴上1至2成,但是有人幫你監工,品質又有保障,又有售後服務,設計規劃更為整體,減少裝潢糾紛的產生。網轉!




Josep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采尹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